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羊肉_这些习俗你可能不知道
重阳节吃羊肉的习俗
在北方,风行重阳节吃羊肉,这是因为秋天羊肥,能取暖祛寒。“羊”、“阳”又同音。重阳节吃羊肉很自然地成为中国江北和塞外的习俗。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台湾地区的人们讲究“重阳吃补”,这天大多数家庭习惯买羊肉炖煮“十全大补”药剂。台湾地区四面环海,鱼类资源丰富,平时人们的膳食也重视将鱼与羊肉搭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此搭配才够“鲜”。在台湾地区民间的喜庆宴席上,经常有羊肉出现,这皆与羊为吉祥动物有关。
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秋冬季食用,深受人们欢迎。
怎么吃羊肉最有营养
羊肉性甘温而不燥,温中暖下,补肺肾气,较适合冬令进补。除了可以配萝卜外,配山药、栗子、核桃仁一起炖,更是营养全面。山药益气补脾、又助消化;栗子补肾壮腰、益胃平肝,根据《易经》中“以上补上、以下补下”的原则,栗子还是补脑的佳品;核桃仁温补肺肾,定喘润肠。此三样与羊肉同炖,营养丰富,温补而不燥,培元又固本。
最有营养的做法是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因此,天冷了,不妨常为家人送上一砂锅萝卜炖羊排,能起到益气补虚,下气化痰的作用。只需将羊排剁成5—6厘米长,加入葱、姜,以慢火熬炖,再下萝卜即可。如果用砂锅来炖,风味更佳。
爆炒羊肉营养次之。做时应选用鲜嫩的羊后腿肉,切成薄片,配上新鲜葱白,旺火炒制。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兼有发汗解毒之功。
涮羊肉时加点豆腐可以消减羊肉的热性。因为豆腐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之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补脾益胃、解热毒,在发挥其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肉的“燥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羊肉的做法
一、清炖羊肉
材料:
羊后腿、后者寸排及其他带骨羊肉、土豆、青萝卜、胡萝卜、葱、姜、花椒、白胡椒
做法:
1.羊腿过开水捞入汤煲,加适量的水,加入花椒适量(怕吃花椒的可以用纱布包起来,花椒能很好去除羊肉是膻味)用大火加热。
2.羊肉一边炖着,一边将其他食材处理好。葱切段,姜切大块拍碎,萝卜土地等去皮后切大块。
3.姜最好拍的很碎,这样姜汁能煲出来,汤吸收姜汁会微辣,即驱寒又美味。
4.讲所有材料加入到煲汤中,大火烧开,去泡沫,转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分钟以上。
5.出锅后酌量加盐和白胡椒粉,加点香菜即可。
二、红烧羊腿炖土豆
材料:
羊腿肉、红辣椒、花生油、蒜瓣、酱油、湿淀粉、精盐、味精、香油、葱、姜
做法:
1.将羊肉刮洗干净,放入清水锅中,加葱.姜。将羊肉煮至8成熟,捞出.晾凉,切成4厘米的方块。
2.炒锅放入花生油,先煸炒红椒片.蒜片,然后放入羊肉,倒入煮羊肉的原汤250g,放盐,酱油,待汤汁将收浓时。放味精,勾芡,淋香油即可。
三、胡萝卜烧羊肉
材料:
羊肉,胡萝卜、料酒,酱油,白糖,盐,姜片,干辣椒,丁香,孜然,橙皮。
做法:
1、羊肉洗净切块,放入开水锅中氽烫,然后取出控去水;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炒锅烧热,倒入适量油,先煸香干辣椒,姜片,丁香,孜然和橙皮,然后放入羊肉,倒入料酒,酱油,白糖,盐炒匀。
3、羊肉上色后倒入适量清水没过羊肉,大概要炖制一个多小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一个小时左右。
4、待一个小时后,倒入胡萝卜,继续炖煮,至汤汁收稠,胡萝卜酥软即可出锅。
四、牙签羊肉
材料:
羊肉400g、葱、姜、料酒、油、盐适量、孜然粉一小勺、辣椒粉一小勺、熟芝麻一大勺
做法:
1、羊肉切大片,用腌料拌匀腌制至少一小时
2、孜然粉,辣椒粉拌匀;
3、牙签提前用滚水泡至少半小时;
4、腌好的羊肉穿在牙签上;
5、锅内烧热油,7成热左右倒入羊肉炸变色,捞出烧热油倒入羊肉继续炸至表面金黄捞出;
6、锅内留一点点底油,倒入辣椒孜然粉炒匀,倒入羊肉炒匀关火,撒入芝麻拌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