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比较罕见的民间风俗活动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放风筝
台湾也有过重阳节的习俗,据高拱干《台湾府志.卷七》上载∶“重九,士大夫载酒为登高之会。台地菊花早开,至此鬻得一、二,价可数倍。”可见台湾过重阳节习俗和中国各地几乎是一样的。台湾的气候自九月开始就刮起了号称“九降”的秋风,吹的是无雨的北风,此时最适宜放风筝。胡建伟《澎湖纪略.卷七》上记载了放风筝的情形∶“又放风筝,扎为人物、鸶凤以及河图八卦之类,色色都有。俱挂响弦,乘风直上,声振天衢。夜则系灯于其上,恍如明星熠燿。彼此相赛,以高下为胜负。”另俗话说的∶“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说的也是重阳风筝满天飞的盛况。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秋祭
香港,每逢重阳当天,政府有关部门及公共交通机构便会实施一系列相应措施,以方便及管理上山扫墓人士。这些扫墓人士大多以一个或数个家庭为单位,带同少量祭品和香烛来拜祭先人。在参与人数和祭祀形式及规模方面,这均有别于新界原居民以族为单位的祭祖活动。邱东(1992,页128-129)指出,一般新界乡民重九祭祖,通常分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扫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扫墓,由数家至十余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众扫墓,即全村同姓,无论已迁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结队前往扫墓。族人一般都带备烧猪、三牲酒礼,及碗筷、杯盘、镰刀等用具。抵达祖坟时,部分取石堆砌炉灶,煮备传统的盘菜,部分则清理坟旁杂草,扫除垃圾。在香港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乡廖族,它仍然保留此习俗,其秋祭(亦即重阳祭祖)的场面甚为浩大。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祭缸神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岑公会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迎山神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节为什么有驱逐瘟疫习俗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剑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