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哪些热闹的活动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春节

春节有哪些热闹的活动

春节的活动

丢包

节日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

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丢包是集娱乐与传情求爱于一体的活动。

汉文史籍上有记载说:“丢包为沿边游戏之一,亦为促成婚姻之媒介,来场者均为未字之女郎,自制花团,其大如桔,外皮用颜色之布,内装棉花绷子。”这段记载,说明沿边傣族的丢包活动,早已成为传情求爱的一种形式。

经过几番试探性的抛掷之后,心有灵犀的男女便结对对丢。这时的花包已成为传递感情的使者,带着情与爱飞向对方。那小小的花包,不知为多少妙龄女子牵线,为多少多情伙子搭桥,使一对又一对有情之人结为终生伴侣,共度恩爱人生。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的游戏,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后来荡秋千不限于女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春节期间各个村寨都有荡秋千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在这天给自己放个假,齐聚在秋千旁边玩耍。

打陀螺

打陀螺是人民群众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这项活动集智巧、勇力、竞争、团队精神和娱乐性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打陀螺玩法也非常简单,只要一个木陀螺和一根绳子就行,随便有块空地就可以,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玩。

一般比谁的转得久定输赢.也有一个转着,一个用另一陀螺去打,打飞别人的就算胜利。 打陀螺场地器材简单,易掌握和推广,打陀螺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意志,而且具有对抗性、竞赛性、娱乐性特点。

打歌

"打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名称最多的品种之一。"打歌"在各地又有"跳歌"、"踏歌"、"跳乐"、"跳月"、"跳笙"、"跳鼓"、"跳锣"、"跳脚"、"对脚"、"左脚"、"叠脚"、"跺脚"、"辗歌"、"纵歌"、"打跳"、"打转"等十多个名称。

一般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人们都会在广场上聚集,大家自然围成圈打歌。有芦丝、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有各式各样的歌曲和其不同跳法都,随意性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电视、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随之的市这些传统的娱乐活动离人们远去,然而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一些文化终究还是留存了下来,因为无论何时,我们都不曾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民间传统活动

北京怀柔敛巧饭

“敛巧饭”习俗。至今已经传承180余年,这一习俗来源于雀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每到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饭菜做熟,供全村人共食。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到者,便争取祈到巧艺及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麻雀、山雀等鸟儿的昵称。在人们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巧”,即扬饭喂“雀儿”。

河北蔚县打树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蔚县打树花的宣传广告,而打树花一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举行。

打树花,原本是穷人的嘉年华,发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县正月旅游的金字名片。关于打树花的由来,当地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城门上有五颗魁星,村里人为了来年能使村子多出几个秀才,便用生铁熔化成铁水,雇民间的艺人,去打树花。铁水全部落在五颗魁星上,才能表示来年中的秀才多。

河北正定常山战鼓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正定庙会举办的时期,正定,在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这项活动为“常山战鼓”。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

河北涿州花灯节

正月十五看花灯,是很多地方的老传统了,但是你知道河北涿州的花灯节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吗?涿州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清末民初时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

山西长治武乡顶灯

画着狰狞的脸谱头顶花灯——别惊讶,这种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元宵节都会在山西长治武乡境内上演。而这项活动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点,故称为“武乡顶灯”。

至于这项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五胡乱华时期。根据武乡县志记载,当时的统治者经常在夜晚偷袭后来的后赵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将抓到的人当做奴隶。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石勒让大家把头剃光,在脸上和后脑勺勾画上狰狞的脸谱,头上顶一盏油灯,抓人的官兵们看到后以为见到了鬼怪,惊恐万分,奔逃避让。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渐流传并被保留了下来。

山西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准确地说,是一种广场性民间歌舞,因相邻的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民间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 “汾孝秧歌”,主要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山西襄汾天塔狮舞

每年农历正月,天塔狮舞是襄汾县陶寺村的春节社火节目之一。天塔狮舞始于隋唐时期,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被誉为“华夏一绝”。

山西太谷秧歌

“太谷秧歌”本是起源于当地乡间的农闲小调,在晋中盆地发展为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再加上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

民间习俗

1、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2、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