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进补该如何进补有哪些原则
立冬如何进补
立冬节气阴盛阳衰,惯吃姜母鸭、羊肉炉、药炖排骨等药膳“补冬”。民间常说立冬期间的三九天补一补,来年春季无病疼。更有《内经》的“秋冬养阴”之说,立冬进补应以温润食物为主。温补的同时要多食用蔬果以解滋腻凉燥。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
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立冬进补原则
1、膳食营养平衡是基础。营养的最高境界是均衡,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来按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2、谷薯类为主,适当搭配粗粮。谷薯类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可以多吃山药、红薯、芋头等,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3、多吃新鲜果蔬。水果中可以选葡萄。因为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从营养学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维护身体健康。
4、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很多人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牛羊肉可以多选择。
立冬进补牢记五忌
一忌“大补”
祖国医学告诉我们,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惯,秋风一起,人们纷纷购买进补食材大量进补,更有甚者甚至认为所谓进补则必须有肉,无肉那不叫补。
但是事物不可一概而论,诸如炖汤、炖肉等营养丰富的高脂、高蛋白食物,特别是有些家庭主妇还会往里放置一些中药材。其实这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不见得十分合适,在我看来还应该清淡少盐,多吃瓜果蔬菜和粗粮。
在立冬至冬至,可清炖、清蒸之品常吃,旺火爆炒之物尽量疏远,冰糖、蜂蜜因人而异,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宜餐餐佐食,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为清凉滋润佳品,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另外多吃白色食物,如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还可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不食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二忌“早出”
寒冬冬日照时间短,日出时间也晚,对比夏天同时段空气含氧量比较低,而老年人习惯晨练,此时外出容易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所以说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早睡晚起”,而且要等太阳出来后再到室外活动。
三忌“着凉”
如文章开头所说,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也会比平时要高。如果着凉受寒,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所以,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的保暖工作尤为重要,“要风度不要温度”是万万不可的!
四忌“久澡”
冬天洗澡不容易,主要是因为气温太低不舒服和担心感冒。所以很多人会把水温调得非常高,泡澡的时间也会延长。然而,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心血管病患者可能会因为缺氧导致心脏不适,甚至引发意外。我觉得时间还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太久都应该引起注意。
五忌“蒙睡”
有很多小孩子和部分成年人仍旧保留了蒙头睡觉的习惯,特别是到了冬天,由于温度降低,蒙头睡觉似乎“顺理成章”。但是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被窝内氧气含量偏少,会影响正常的呼吸,这对心血管病患者和老人影响更大。其实应该采取右侧卧位,双腿屈伸并把头漏在外面。另外,早晨醒来也别立马起床,稍微再躺5分钟左右,“醒透”再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