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补肾有六大方法你知道吗
立冬补肾六大方法
1、减咸增苦
立冬后,可有意识地多吃一些补肾的食品,如山药、黑木耳、栗子、枸杞、黑芝麻、核桃仁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
在饮食养生方面,要谨记“减咸增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2、灸助冬日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
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3、衣着合适
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要早睡晚起。注意衣着合适,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很多人也习惯懒在家中,不愿意到户外运动。事实上,这样对健康有害无利,在立冬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
4、多晒太阳
从平时来说,最好操作的补肾方法,便是多晒太阳。多晒太阳可以使体内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这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周身疼痛都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人体表皮毛细血管的扩张,起到防治感冒、调理脏腑气血、驱除脾胃寒气、补阳气的作用。
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就是在精神上尽量保持平静、安静。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5、泡脚活络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养肾要先护脚,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因此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6、按摩养肾
按摩是冬季养肾简单易行的良方,一是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擦腰眼30次。二是两手搓热,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两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的作用。
对于保养肾脏,还有一个既有效又简便的方法——揉按“太溪穴”。揉按“太溪穴”的最佳时间是在每晚9时,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立冬养生食物
1、开胃健脾的鲫鱼
民谚也有“冬鲫夏鲤”之说。鲫鱼可开胃健脾、利水消肿、滋养通乳、清热解毒,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肾炎水肿、肝病腹水、产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辅助疗效。烹食鲫鱼,方法较多,以红烧鲫鱼与鲫鱼豆腐汤尤其鲜美。在煮鲫鱼汤的时候,最好不要放姜,可以少放一点点葱白去腥。喝的时候,再放一点醋,因为醋有收敛和助消化的作用,这样对于保养肠胃和缓解腹泻都有好处。
2、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又到了该吃羊肉的季节了。在众多羊肉做法中,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因此,冬季到了,不妨常为家人送上一砂锅萝卜炖羊排,能起到益气补虚、下气化痰的作用。只需将羊排剁成5-6厘米长,加入葱、姜,以慢火熬炖,再下萝卜即可。如果用砂锅来炖,风味更佳。
立冬吃什么进补
1、水饺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有“北吃饺子南吃鸭”之说,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这是玩笑的说法,只在民间流行,按规矩,立冬这天应吃“倭瓜”馅的饺子。
煮水饺可以说是最传统、也是最为方便的吃法了,开水下锅至沸腾,再次加入少量凉水,待饺子漂浮于水面即可出锅。
2、羊肉炖萝卜
羊肉炖萝卜更是立冬时节不可缺少的一味美食。这道美食不但可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还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的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为羊肉可以抵御风寒,而白萝卜又素有小人参之称是补气的首选。
只需将羊排剁成5-6厘米长,加入葱、姜,以慢火熬炖,再下萝卜即可。如果用砂锅来炖,风味更佳。除了可以配萝卜外,配山药、栗子、核桃仁一起炖,更是营养全面。
3、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季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具体做法是:在煮熟的鸭肉里加入老姜、米酒、胡麻油、中药药材包,共同熬煮,食后通体暖畅,颇受欢迎。据说这个菜式是台湾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才流行于福州,姜母鸭汤还可以煮线面,味道好极了。
4、排骨藕汤
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立冬之后,正逢莲藕上市时节,此时天气变得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用藕和排骨炖汤,汤水清甜,暖胃暖心,更有活血、润肤、抗衰老之功效,很适合秋冬季食用。
取猪排骨1500克,莲藕1000克,盐、醋适量。将带有脊骨的猪排骨剁成小块,莲藕切成滚刀块。将猪排骨置于沙锅中,加水淹没骨料5——8厘米深,加少许食醋,盖上盖,先用大火煮沸,沸后加入莲藕烧开,再改小火煨1——2小时即成。食用时取出适量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
5、胡萝卜炖牛腩
立冬后寒冷而干燥,是胃病极易复发的季节,多吃些胡萝卜有助于养胃。胡萝卜能够增强免疫功能,牛肉富含的蛋白质、氨基酸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而胡萝卜炖牛腩这道菜刚好将两种食材的蛋白质互补,使菜肴更具有营养价值。
做法也很简单,取牛肉250克、胡萝卜250克。牛肉切成小块,加黄酒、姜、葱等配料,再加入胡萝卜块,炖熟,即可食用。尤其适用于防感冒及免疫力低、虚损消瘦、腰膝酸软者。
6、羊肉炉
寒冬里,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于是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凉,气血循环不良的现象。冬令进补的目的,就是要养护人体的阳气,使身体保持温暖,补充身体的阴血。羊肉炉符合了这样的进补原则,所以是冬令进补的好选择。寒冬里吃过羊肉炉以后,冰冻的身体就立刻温暖起来,一身的寒气也消失了。
流行于台湾冬季进补的羊肉炉,选用的是冈山地区的黑羊肉,加上当归、熟地、红枣等具有补气血功效的药材一起炖煮。
7、四物鸡
四物鸡里的四物是指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材,各具滋补功能,温而不燥、补中有进。在炖煮的同时,还会加入枸杞、红枣等亦药亦食的配料,使得养生效果更为突出。
取当归20克、熟地黄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10克、枸杞子10克食材盐、米酒各适量、乌骨鸡1只。鸡洗净、切块、氽烫、冲凉备用。将药材用过滤袋装好,放入炖锅内,再放入鸡块,加水盖过,淋上水酒,炖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