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人们都有什么传统习俗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赏月地点
黄山邀月
迎客松名扬天下,待明月上了枝头,邀约天下客,共赏黄山之美,只见黄山月纯净清冽,黄山松苍翠挺拔,黄山夜静谧迷人。
象山夜月
桂林象山,象鼻和象身中间有一水月洞,江水从洞中横贯而过。中秋之夜,乘小舟作江上游,驶入水月洞,便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不还流”的绝妙景观。
大理风花雪月
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她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的走,用手轻轻的抚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着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置的路面上,慢慢体会着残留的古老气息.大理有新城老城之分,大理的新城称之为下关,和一般的县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地人喜欢把大理县称为“大理古城”,因为那里有金庸小说中提到的大理国的古城墙。
在他们眼里,这里才是真正的“大理”。而外地来旅游的人们心中的“大理” 恐怕范围就大多了,因为只要他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往返的东西让他们去惊喜和感受,而不仅仅只有段氏家族传说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