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有哪些冬病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有哪些冬病

小寒天气寒冷,常有冷空气活跃降临大风及雨雪也频繁临下,小寒节气靠近三九天,所以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节气,从字面上理解好似大寒节气冷于小寒,但其实气象记录显示,是小寒更胜一筹。小寒节气要谨防疾病滋生,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都是由寒冷引起的,小寒更是容易得风寒。所以需要御寒保暖,只有小寒节气养生有道,才能御寒防治风寒感冒。那么小寒节气怎么养生,才能预防冬病呢?

1月5日6时08分即将进入小寒节气,小寒正值三九天,小寒养生饮食应多吃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食物,以防寒气侵袭。

小寒节气养生有道:御寒防治风寒感冒

小寒”因天气寒冷,外寒之邪最易致病伤人。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尤其在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寒气最盛的时期。寒邪是指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故寒邪致病易出现筋脉拘挛和气血阻滞而疼痛等症状,因而在小寒节气,寒冷会直接导致包括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高发。

小寒时节很多孩子容易出现发热的症状,有的时候温度比较高,可以用白菜心来熬煮水喝,除了饮用,还可以用白菜水来揉搓鼻孔、揉耳甲腔。白菜水可以帮助身体退热,平时也可以用白菜水来浸润鼻孔和耳道,但注意不要把水滴到耳朵里面去,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另外冬季感冒会出现流黄鼻涕的情况,这说明身体内的内热过盛。白菜心水加一些绿豆水,同时饮用对于感冒、发热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小寒节气养生有道:胃肠道疾病——饮食保暖需注意

小寒寒冷季节,人体消化功能下降,受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加之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极易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这就造成了各种肠胃道疾病,尤其是腹泻、胃病的增加。小寒节气期间腹泻主要有急性感染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两种。前者多由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引起,后者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宝宝。

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要保持规律进食,维护胃酸分泌的节律;胃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小寒节气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及糯食,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病人,出现不适后可适当用一些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加以控制,以免病情加重。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婴幼儿尤其要加强防护,应及时关注气候冷暖变化增减衣物,适当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小寒节气养生有道:心脑血管疾病——情绪起伏不可取

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小寒节气最冷时刻,严寒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血压易升高,因此在小寒节气里,患中风、高血压的病人往往会随之增多。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坚持服用治疗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等,不要喝凉水和吃冰冷、辛辣、盐分过高的食物;要注意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先兆症状,一旦出现意外,及时做好家庭急救和护理;平时应积极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切勿情绪激动或情绪起伏过大,锻炼时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项目,锻炼时间最好在太阳升起气温回升后,避免机体突然受寒而发病。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脑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小寒节气养生有道:呼吸道疾病——控制湿度很必要

每年小寒期间感冒、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病人都会大幅增加,一般会比平时高出20%─30%左右。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冷暖变化较大,温差明显,加之供暖等造成室内外温度冷热不均,极易引发各类呼吸系统疾病。

小寒节气干燥的环境对呼吸道非常不利,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感染。因此,外出前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出门前可多备衣服,以便随时增减;做好室内湿度调节,居室要多开窗通风,室内最佳温度应在20℃左右,最高不宜超过25℃,温度过高可选择加湿器或泼水、晾湿毛巾和衣物等方法加以调节;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应佩戴口罩,减少和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小寒节气要多做运动。长跑、登高、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可帮助人们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耐寒能力,可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但锻炼时间不宜太早,同时做好防寒保暖;饮食应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为主,避免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