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清明节吃什么_福州清明节传统食俗
福州清明节食俗:菠菠稞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也称“清明粿”),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也有一种说法,正宗的福州“清明粿”则是以鼠曲草为原料,先将其花叶榨汁,再混合糯米制成黄绿色的粿皮,然后在里面裹上用红豆沙和萝卜丝混合制成的馅。
糯米、鼠曲草汁液、红豆沙和萝卜丝是制作福州传统口味“清明粿”的4种主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分别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鼠曲草是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通常在春季开花时采收。鼠曲草也是一种药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其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等功效。
传统“清明粿”中的主要混合馅料——红豆沙和萝卜丝,红豆在《本草纲目》中的正式名称为“赤小豆”,它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等效果。萝卜丝则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因此,用传统手法烹制而成的“清明粿”极具清热、健脾、平肝等功效,很适合在清明期间食用,但胃溃疡患者或胃肠道功能不佳者应不食或少食。目前,市面上有一部分“清明粿”没有鼠曲草汁液的成分,而是用人工色素着色而成,不提倡多食。
糯米本身的糖分很高,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食用。另外,糯米不易消化,老人和小孩食用清明粿要有所节制。年轻人一天食用2-3个为宜,老人和小孩食用1-2个,尝尝鲜就可以了。
另外,福州民间有句谚语叫“(农历)三月荠菜当灵丹”,意思是说清明期间的荠菜鲜嫩,营养价值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清明期间多吃些荠菜水饺、凉拌荠菜等菜肴有益健康。
福建清明节其他食俗
在永定,有句俗话说:没吃过“清明粄”,便不算过清明节。做清明粄的原材料是一种叫苎叶的野生植物,这叶子是绿面白背的,用它做出来的点心,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多吃也不觉得饱腻。连城的“清明桃”也有些类似。皮是米浆做的,里面加了鼠曲草或艾叶的汁,因此是绿色的,里面包着笋、香菇和肉,或是芋头和虾米。
而在三明泰宁每家都要做的是一种叫“暖菇包子”的小吃。暖菇是由泰宁话音译过来的,其实就是鼠曲草。上山扫墓时,带些暖菇包子作为祭品,还会配上茶。
永泰通常在清明时节制做一种名为“鼠曲粿”的特色糕点,用以祭奠先人,馈赠亲友。福清清明节并没有吃菠菠稞的习俗,反而更注重光饼。福清人前往给祖先祭扫前,都必须带上光饼,但光饼并不是祭品,是回程时候用来食用的点心。
清明节介绍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