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拜先祖有什么意义
扫墓的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聚合寒食节又临春分好节气。主要的活动是祭祀、祭祖,文化底蕴丰厚,遂形成了今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中华民族极重视伦理、道德、文化,认为行孝义是人本精神、民族精神。这一优良传统是值得延承的、值的发扬的。
清明好时节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这时的天,不躁不寒,春风盎然,宜居宜行。去掉春冬的冷意,人们这时开始活动起来。农民伯伯开始犁他的田,种瓜种豆,种上新鲜的蔬菜;而闲适的工作人群可以带上孩子,扫墓踏青,插柳栽树,做一些有意义而又愉悦身心的事情。清明节的习俗自古有很多,荡秋千、放风筝等皆可效行倡导。
扫墓行孝义
扫墓是主题,因为在清明节这一天是祭奠亡灵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称上坟、扫墓、祭扫。为故人的坟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尘,再摆些贡品鲜花等。或是远去的先人,或是刚离
别的亲友,到清明节时,来到他们的坟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人生即意味着生死,岁月转换,回头便是年轮。缅怀故人,孝敬亲长是美德,让我们一起施行。
延优良传统
现在的学生教学,每至清明,必写清明文章、记录清明节扫墓祭拜感想。目的非常明确,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清明传统节日的了解。 或是学生随家长去扫墓,或是学校组织一起进行烈士扫墓,甚至有媒体新闻报导组织进行中国清明网网上扫墓。为何要去扫墓?冰心《寄小读者》中语:“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认识先烈,知荣辱礼敬,懂孝行深义,承优良传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这就是清明节扫墓的意义。
祭拜先祖注意事项
第一、在农村扫墓,最好能够和亲族一起去扫墓(俗称“挂纸”),比如5代以内的亲族可以在一起商量好,由长辈或者话事人出来召开一次亲族会议,商量好扫墓那天要准备什么,比如聚餐(俗称“做清明”)、纸钱、香烛等。这样一起来扫墓要比各扫各的墓地有以下好处:1、增强亲族凝聚力2、更容易找到自家祖先的墓地,有些年轻人常年在外,很少回家扫墓,可能连自家墓地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3、减少风险,因为有些墓地是在山上,地形复杂,特别是雨天很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人多的话,可以互相照应以减少安全风险。4、避免多次燃烧纸钱香烛造成火灾隐患。
第二、清明扫墓要准备以下东西:红纸(用来挂在坟墓顶上,俗称“挂纸”,各地风俗不一,仅作参考);纸钱、蜡烛、香、鞭炮、米酒、三牲、镰刀、锄头等。
第三、清明扫墓除了烧纸钱、祭拜、祷告、烧香、放鞭炮外,还需要修剪一下坟墓周围的杂草树木,有些地方,如左右护砂、明堂、后龙等有破坏的地方需要修补回去,墓碑字迹被风化的模糊不清,可以换一块墓碑,不过要注意有些山头是犯阴府,有些地方是犯三煞,是不能随便动土的,需要等待年月日时大利的时候方可动土修缮。如今年是乙未年,干方是阴府、西方犯三煞(申、庚、酉、辛、戌)。如果自己不懂,最好咨询正宗风水先生方可。 第四、如果身在他乡的朋友无法回乡祭拜祖先,那么可以在清明节当天向着祖先墓地的位置,点上3支香,供奉一些水果等祭品,如果条件允许那就烧点纸钱,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就心中多默念,以表孝心。
第五、清明节当天,很多公司、单位会放假2-3天,想出去踏青春游的朋友们,尽量避开山地特别是坟场,因为这些地方阴气比较重,尽量选择白天出行,晚上少出去活动!
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