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的原因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 (今河南省邓州市穣东镇)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立冬吃饺子的好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今天立冬,北方在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专家表示,立冬吃饺子讲究馅料的选择,不同的馅料功效不尽相同,市民应根据自身需求各取所需。
冬天的寒冷天气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牛羊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11月7日是今年的立冬节气,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在京津一带,人们有立冬吃水饺的习俗,有民俗专家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是“交子之时”,所以这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虽然济南也是北方城市,不过,“立冬饺”似乎并不受重视。在老济南的习俗里,立冬并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不过“冬至饺子夏至面”却一直流传着。济南立冬过后,天气不是很冷,真正的‘严冬’,得等到冬至,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时候,冬至的寒冷会让不少人冻伤耳朵,而饺子形状很像耳朵,于是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
尽管各地的习俗有所差别,但是“补冬”的意义是基本一样的,都是为了温暖身体、驱走严寒,增强抵抗力,少生疾病。
有关保健专家提醒,立冬之后的饮食要以温补为主,吃饺子讲究馅料的选择,不同的馅料功效不尽相同,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需求各取所需,胡萝卜、羊肉、洋葱、牛肉等都是立冬水饺馅料的好选择。
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用羊肉做馅时,加入适量的料酒、生姜和葱,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葱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膻等异味,并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此外,生葱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会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增进食欲。
温馨提示:吃葱别扔葱叶,葱叶要比葱白含有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葱含有微量元素硒,并可降低胃液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对预防胃癌及多种癌症有一定作用。搭配萝卜、白菜也很好。